“煉器,自古有之,其中的道理無非就是將各式各樣的材料加工打造,制成為器。”
楊哲圣通過一手虛按震住眾人后,便徐徐的開始講述何謂煉器。
他的聲音明明不大,但卻令人能夠清晰的聽聞,就如同響徹在耳邊。
“但材料、工藝不同,器也分有高下。”楊哲圣說著,抬手取出了一把鐵劍。
“這是一柄凡器,經歷千錘百煉所鑄就,俗稱百鍛劍,是單純通過捶打淬煉,所能夠批量鑄就的最好凡器。”
楊哲圣說著,屈指一彈,只聽沉悶的鋼鐵聲響起,隨后他又隨意的揮動了幾下,隱約間有破空的聲響。
“你們可以握在手,仔細感受一下,不用拘束。”
說完,他從虛竅中取出了更多的百鍛劍,一人一把,懸浮于每個人的身前。
聽到講師這般說,許平秋伸手握住劍柄,一種厚重的感覺浮現。
這并不是沉重,許平秋握在手,仔細的端詳了一下,劍身鋒利且柔韌,同樣也能夠吹毛斷發。
但鋒利從來不是評價一把劍好壞的唯一要素,許平秋捏動著劍尖,嘗試將它彎曲。
以凡蛻境的力量,加上靈力的輔佐,做到這一點并不太難,但隨著松手,長劍很快就能繃直回來,不見彎折。
這確實算是把好劍,對于世俗中人來說,稱作寶劍也不為過。
不過許平秋握過更好的劍,比起樂臨清的金紋長劍,這劍雖然不錯,但卻差的不是一點半點。
正當許平秋暗自比較的時候,一道略顯清冷的聲音忽然響起:
“請問楊長老,您說這是批量打造中最好的,那么是否有孤品能夠超越凡器?”
“我曾聽聞過,世俗中有鐵匠以血鑄兵,甚至以身投爐,打造出削鐵如泥的神兵,這種傳聞中的兵刃應該就是凡器之上吧?”
許平秋目光看去,那是一位少女,容貌清雅,穿著天藍色的衣袍,像是天穹之色,應該是霄漢神山的弟子。
“是姜新雪,出自姜家,據說也是地脈。”李成周見許平秋看過去,便主動向他介紹道。
“姜家?”許平秋心中捕獲到了一個名詞,這似乎很出名,出名到李成周認為他也知道。
但還不等許平秋發問,講臺上的楊哲圣點了點頭,贊同道:“不錯,確實有超越凡器的孤品,在凡器之上則為靈器。”
“這種所謂的神兵,那便是僥幸融入了含有靈氣的材料所鑄就的靈器,而這種材料凡火難以燒融。”
“所以便出現了滴血和以身投爐的傳聞,你們也不用想的太神話,那多半是鐵匠自己編出來的,實際上是用動物油脂,令爐子溫度提升罷了。”
“嘶…”許平秋倒吸了口涼氣,楊哲圣說的東西他以前網上沖浪時也有過耳聞,這個冷知識并沒有讓他感到驚訝。
他真正驚訝的是,自己竟然在這個充滿玄幻的世界聽到了科學的氣息。
不對勁,十分的不對勁。
楊哲圣再度拿出一把長劍,模樣雖然如剛剛的百鍛劍一樣,甚至靠目光都無法認出它們的區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