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張破舊充滿年代感的桌子擺在繁華熱鬧道路一側,上支著篷布,遮陽避雨,一面旗幟豎立在篷布旁,上書個‘面’字。
這便就開了一個街邊面攤,比不上開門立店,但也有個固定的位置。
李成周已經落座在其中,一個恍惚便回過了神,面前的桌上碗底已凈,只剩下清湯寡水。
于是,他下意識的擦了擦嘴,喊了一聲:“老板結賬。”
這幾乎是趨近于本能的念頭,此刻他已經帶入了其中,將自己視作一名剛剛吃完面條的客人,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參與天墟的入門考驗。
但付錢的時候,老板卻來到他的面前說道:“你吃了兩碗面,還少給了一碗錢。”
李成周:“???”
他看了一眼面前的桌子,又看了一眼老板,很肯定的說道:“我只吃了一碗面,老板你記錯人了。”
“不可能,就是你,我記得清清楚楚!”老板也直言正色,一副篤定了的模樣。
不等李成周說話,旁邊一名男子便拐著彎諷刺道:
“嘿,就一碗面錢,又沒多少,公子穿著華貴,衣裳的錢估計都夠買下這老漢面攤了,怎么還賴這一碗的面錢?”
男子一開口,旁邊另一人也附和道:
“興許就這癖好呢,俗話說越富越摳,就這德性。”
李成周眼眸不由瞇了起來,這話聽著令他莫名心中有些惱怒,不過也是,正常人受到這種污蔑不氣才不正常。
這便是此次幻境模擬出的一個情景,污蔑與委屈。
面對眾人指黑為白,不講事實道理和邏輯的誣陷,這種情況下,每個人的心性都能最為直觀的展露而出。
有人聽到這兩句話當即就站起身開始爭吵,這便落入與人辯證的下風,畢竟人是無法證明自己沒有做過的事。
像李成周這樣能夠鎮定自若的很少。
“如果我吃了兩碗面,那么這里應該有兩個碗,只有一個碗你又怎么證明我吃了兩碗粉呢?”
李成周看著桌上的面,從中找出了反駁的邏輯。
“誰吃面上兩個碗,那不是吃完一碗再去接?”旁邊中分的男子再度出聲,讓李成周的話不攻自破。
“那我明明吃了三碗,店家只收我兩碗的錢,你也說我只吃了兩碗,但要我來看,我就該給三碗的錢才對。”
李成周伸手用力將錢拍在了桌上,看向老板。
這下,老板和圍觀的人有些不知所措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