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臨清有些奇怪的反問道:“為什么辟谷了就不能吃飯?”
許平秋啞然,仔細想想確實是自己鉆牛角尖,步入了一個盲區。
只想著仙人不食人間煙火,就該和白絲師尊一樣,清冷避世,但仙字終究還是人在山前,以人為主。
自己都還未得道,便想著這般,確實是不應該,于是反應過來的許平秋當即說道:
“那就期待一下師姐的手藝了。”
從樂臨清躍躍欲試的語氣上來看,她的手藝似乎很不錯的樣子。
“嗯嗯。”樂臨清高興的點了點頭,迫不及待的御劍回了烏閣。
同時,她拿出了一枚玉簡,這是她剛剛回想起的內容,記錄著剛剛從許平秋大腦劃過的知識,是凡蛻境界的詳細描述。
玉簡需要靈力溝通才能閱讀,許平秋將其握在手中,嘗試著驅使靈力而動。
沒有絲毫的阻礙,靈力涌入玉簡,成功將其解鎖,頓時隨著靈力勾連,許平秋感覺自己眉心被樂臨清封印的阻礙也隨之破開。
一種若有若無的視線蔓延開來,這似乎便是所謂的靈覺,能夠看見肉眼所不能視的位置。
比如身后,比如四周被遮擋的死角,像是俯瞰,又像是上帝視角,在一定范圍內自己可以從任意一個視角進行窺探。
經過許平秋嘗試,這個極限約莫是周身十米,但是這很耗費心力,許平秋只是嘗試了一二,就感覺精神有些疲憊。
直到將范圍縮小了些,放到周身三米左右,他才感覺能夠長時間承受。
除了靈覺外,還有一處朦朧的空間存于自己的感知中,說不出它有多大,但是心念一動,許平秋就將手上的玉簡納入了那片朦朧之中。
心念再動,玉簡便又復歸于手上,這似乎便是虛竅,緊接著他將靈覺沉浸在手中的玉簡中,頓時一連串的文字涌現在了他的心神之中。
這種感覺就像是眼前隨時能夠呈現出一個閱讀板,但又不影響視物,端是神奇。
凡蛻,是修行的第一個境界,以靈脈為起始,其中第一個層次便是百脈貫通。
雖然是百脈,但這是個虛詞,對于普通人來說,最多只有九十九脈而已。
對于許平秋這個天脈來說,百脈貫通是天生便具備的,不需要打通。
但換做常人,有三種潛在的可能。
第一種,靈脈數量在十三道之下,這種就是沒有修行資質,除非通過神物逆天改命,重塑靈脈。
第二種,具有靈脈,但是靈脈堵塞,這種人可能具有九十九道靈脈,但是只有部分靈脈顯露,需要通過修行不斷去打通靈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