翌日。
唐世勛等人密鑼緊鼓地籌備明日運兵入城的各項事宜。
然而,東安城內的氣氛卻變得有些緊張。
街頭巷尾出現了許多傳聞。
有說獻賊大營那邊繳獲了全州方面明軍的極多糧草輜重,有說黑土嶺上的官兵似乎打算攻城,有說在東安縣與全州交界處一帶死了好多百姓,有說獻賊已經準備第三次攻打黃沙河關,等等等等,眾說紛紜。
雖說各種傳聞紛亂而矛盾,但明眼人都發現了城北縣衙的一個變化。
戶房司吏王大貴與戶房的書辦小吏們,還有不少壯班衙役和白役們紛紛從城外歸來。
他們并沒有拉多少糧草回來,但卻都喜笑顏開,這豈非很不合常理?
到了下午,潛伏于縣衙承發司的魏紹澤給岳三水傳遞了一個確切情報,獻賊大營方面來信,暫緩籌措糧草之事。
而潛伏于縣衙兵房的呂興,原屬岳老財那條線,現在則歸入了岳三水那一路。
呂興亦是傳出確切情報,前日,獻賊大營的賊兵于全州的大西江鎮一帶,繳獲了極多的糧草輜重。
唐世勛得知岳三水傳來的這兩個消息以后,心情頓時變得沉重。
難怪陳副總兵要如此快地派精兵入城,原來是黑土嶺上救命的糧道被截斷,想來已是被逼急了。
好在,城門守兵并未加強,百姓出入還未曾遭到嚴格盤查。
而負責招募數千難民青壯的衙役和賊兵們,依舊在北門和東門以外忙活著,目前來看,尚算正常。
申時。
唐世勛去了一趟飛花巷找韓夫人密議。
廂房內。
韓夫人忍著背上疼痛,神情凝重地坐在桌前與唐世勛開誠布公地深聊著。
秘密糧道被獻賊截斷,無論是黃沙河關還是東安縣城,形勢皆變得波譎云詭。
韓夫人雖然未參與運兵入城之事,但她也和唐世勛有著同樣的擔憂,那就是文秀才、彭四爺和林二爺那三路,在這等情況下究竟還可不可靠?
畢竟,糧道被斷,不僅是黑土嶺的陳副總兵沒了退路,參與此事的地方豪族亦是損失慘重。
人心,可是會變的。
然而韓夫人也極為無奈,此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。
板爺已帶人離開縣城,而文秀才等三路的人想來也會先離開縣城,以便明日一早與官兵接應,此時如何能更改計劃?
至于唐世勛問,可否通知官兵那邊今晚加快速度趕往柳樹林,將明日接應的時間提前一些?
韓夫人表示此事也無法辦成,更何況即便是她想改,但此事的負責人乃是齊二春,她也只能徒呼奈何。
唐世勛無奈苦笑,只好起身告辭離去。
他走回馬尾巷再次與阿梓等人叮囑一番后,扮作一個麻臉漢子,神色自若地由北城門出去。
沿著官道北行三里余,唐世勛從岔道走向了柳樹林的一處村莊之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