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世勛想到這兒,心中既感好笑又對鄧參將很是佩服。
這位鄧參將面對獻賊時,當真是一路連敗,但卻始終沒有對獻賊投降。
他帶到黑土嶺的百余個手下,其中不僅有他最初的十三個鐵桿兄弟,而且這百余人全都有軍職的官兵。
其中有那位姓孫的游擊將軍,還有三位千戶、八位把總、二十余位百總,其他的七十余人則全是旗總和隊總。
也就是說,鄧謙手底下沒有一個普通士兵,全都有正式軍職在身,而這幫人來自郴州、衡州府和永州府等各地。
若鄧謙能夠潛心發展,只要有銀子和糧食,拉起一支龐大的隊伍來根本不是難事。
特別是那七十余個旗總和隊總,無論這些人的軍職是否為真,但這些基層骨干比那些百總和把總更為實用。
還有一點很是詭異,鄧謙從郴州廣安所帶出來的十三個嫡系老部下,居然沒有一人在與獻賊的交戰中陣亡。
這幫人何止是老兵油子?簡直是逃兵中的精英啊!唐世勛對此不得不嘆服。
而唐世勛還曾聽韓夫人提到,這鄧謙打仗雖然不行,但在管理后勤這一塊,絕對是黑土嶺官兵中的不二人選。
在陳副總兵剛到黑土嶺的安營扎寨時,軍權、財權和糧食后勤等等諸事,全都由陳副總兵一手抓。
直到陳副總兵大舉招兵,而全州與黑土嶺之間的秘密糧道通了以后,事務愈發繁雜,陳副總兵才將權力下放。
雖然鄧參將不是陳副總兵的嫡系,但鄧參將從軍三十余載,不僅有資歷,而且他在郴州時,曾管理過好幾年的后勤之事。
因此,鄧參將得以在黑土嶺負責管理后勤。
要說這黑土嶺的官兵當中,普通士兵對鄧謙這位低調的參將所知甚少,但把總以上的將領們誰敢對鄧參將不敬?
‘咚咚咚!’
這時,敲門聲響起。
一個士兵在外說,包參將請鄧參將過去一敘。
“哼!”
鄧參將一聲冷笑,讓那士兵去回復,就說他沒空。
唐世勛亦是心中冷笑,這包耿還真是愛擺姿態,讓鄧參將過去說話?那豈不是把他視為下屬?
鄧參將看了唐世勛一眼,好奇地問道:“唐公子,聽說你已經是一個山寨里的山大王,為何還要冒險入城來當細作?”
唐世勛自然料到鄧參將會有此問,于是他大義凜然地給鄧參將講述了此事的原委。
做山賊,本就不是他的本意。
他把自己如何成為山賊,又為何要當細作等事,簡單地說了一遍。
鄧參將和兩個把總聽完后,不禁心中暗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