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這也是兩手打算,雖然他判斷賊人會由峽谷中走上這條山道,但為防萬一還是等確定后再去與于猛會合。
畢竟,賊人也有可能沿著嶺下的峽谷繼續前行。
想到賊人還得再走上半個時辰才能到此地,唐世勛和于威坐在地上養精蓄銳,并低聲交談了起來。
唐世勛突然想到一事,低聲問道:“于大哥,你之前說上午時曾走到了蘆洪江畔,那邊情況如何?可有渡船?”
橫亙在南邊的蘆洪江,無疑是所有難民想要繼續南下的一道坎,若無渡船,如何能過?
“自望江嶺而下,往南行半個多時辰后有個小渡口,渡船數艘,但渡口旁已是人滿為患。”
于威低聲回答,隨后他輕輕地嘆了口氣:“我去渡口旁問了幾位邵陽縣過來的老鄉,他們是從白馬關那邊逃過來的,據他們說,沿江岸向上或下行,有十余處大小渡口皆有渡船,但都是難民甚眾,渡江,難吶!”
唐世勛疑惑地問:“可是渡船不夠?”
“渡船并不少,但都是東安縣的豪門望族的船隊?!?/p>
于威搖頭苦笑:“老人與孩子一兩銀子,婦女二兩銀子,青壯五兩銀子,這船資,著實太過昂貴。在渡口旁,我是親眼見到兩幫青壯在互毆,就為了搶對方的銀子?!?/p>
“哼!”
唐世勛冷笑了一聲,原來是地方豪族把持了船運。
如此昂貴的船資,與那攔路打劫的賊匪有何區別?
他細細一琢磨,奇道:“為何這些個豪門望族還有心思出來撈銀子?張獻忠的賊兵不是早已攻下了東安縣嗎?難道他們沒有洗劫當地大戶?”
“呵呵!我當時也有這等疑惑,后來聽老鄉們說了才曉得,雖說兩個月前東安縣城就已淪陷,但當地的豪門望族卻并未遭到太大打擊?!?/p>
于威笑著解釋:“因獻賊的兵馬在攻下東安縣后,沿著官道繼續南下,卻在廣西桂林府全州的黃沙河關受挫,若獻賊不優待東安縣的豪族,勢必導致后方不穩,如何繼續進攻黃沙河關?”
說到這,于威的臉上不自禁地露出了一絲喜色:“你可知為何難民們會不惜銀子也想渡江?據老鄉們說,船夫曾透露,我大明的官兵正在東安縣境內的某處集結!”
“哦?真有大明的官兵?”
唐世勛劍眉微揚,詫異地看著于威。
幾日前他聽蘇如誨說,那兩個死去的山賊曾提到有大明的官兵去山寨里招安。
他當時并未放在心上,畢竟這一路行來所見,路上除了不計其數的難民,就是獻賊和各路山匪,他是當真從未見過大明的官兵。
畢竟,自獻賊肆虐湖廣中南部以來,各府官兵皆是被打得四散而逃。
雖不知于威打聽到的消息是否是難民們道聽途說后的以訛傳訛?
但若是東安縣境內當真有大明官兵集結的話,對于百姓而言無疑是一針強心劑。
于威笑著搖了搖頭,他自然也不知這消息究竟是真是假。
也難說是那些個東安縣的豪門望族故意放的假消息,以便抬高船資呢?
對于這等真假難辨的消息,唐世勛也只是暫且記在心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