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大臣說完,殿內(nèi)陷入了好一會兒的沉默。
霎時間,曹叡一拍桌案,大發(fā)雷霆。
“哪兒來的十萬大軍???”
“這是第幾次了???”
“?。??”
“又是孫權(quán),又是合肥!”
憤怒的曹叡把案前的奏表統(tǒng)統(tǒng)甩到地上,一眾朝臣一時間無人敢言。
過了好一陣。
唯有太尉滿寵出列言道:“啟稟陛下,此番東吳勢大,起多路大軍進攻,荊州、徐州皆有吳兵自顧不暇,臣建議放棄合肥,將吳軍引到壽春,另懇切陛下派洛陽中軍前去支援,截擊吳軍后路?!?/p>
曹叡收起怒意,認真聽完了滿寵的建言。
然而他卻并不認可,當場便否決了他。
“太尉此計不妥,我大魏向來都是東據(jù)合肥、西守祁山、南防襄陽,這三處乃是兵家必爭之地,絕不可輕易放棄?!?/p>
“朕欲親率大軍前往合肥支援,在那之前,合肥不容有失!”
滿寵識趣地拱手退了回去,可周圍的朝臣們卻沸騰了起來。
這時又有一人出列進言,說話的人是尚書右仆射衛(wèi)臻。
“陛下,吳國此番出兵外表上是為了響應(yīng)西邊的蜀軍,實則是為了觀望我大魏與蜀國相爭,他好從中得利。”
“臣以為,合肥城堅,吳軍不足為慮,陛下沒必要御駕親征,此舉可節(jié)省大量軍費,還望陛下三思?!?/p>
曹叡其實知道對方所言在理,合肥易守難攻又有精兵猛將駐守,自然不必太過擔(dān)憂。
但自己即位以來還從未打過一場像樣的仗,當年隴西一戰(zhàn)他只是坐鎮(zhèn)長安。
遙想當年太祖武皇帝東征西討開創(chuàng)基業(yè),世祖文皇帝也多次親征東吳。
想來,自己即位多年卻無太多功業(yè),所以此番,這揚州他是非去不可。
曹叡并未正面回答,而是一擺手:“此事再議,退朝?!?/p>
盡管曹叡心中否定的衛(wèi)臻的建言,但在十日后曹叡還在東堂召見了他。
一同奉詔而來的還有中書令孫資、中書監(jiān)劉放和散騎常侍曹肇、高堂隆、何曾和劉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