軍隊一路沿著河道向東北方向前行,然而到了第五日,就離目的地廣武不到兩日的路程時,卻遇到了突發狀況。
大軍中,一斥候飛馬來報。
“秦將軍,前方十里處發現鮮卑騎兵!”
聞言秦朗并不慌張,他早有預料會跟鮮卑人打遭遇戰,于是他大手一揮讓大軍止步,隨即大喊:“擂鼓!”
頓時,轟隆隆的鼓聲大噪!
在魏軍的作戰紀律令中規定,三百三十下為一通鼓。
一通鼓罷,全體魏軍將士已經整頓好了裝具,作好了戰斗準備。
第二通鼓響起來之時,所有騎兵上馬,步兵持械,各部井然有序,原地待命。
秦朗看向夏侯獻,此番他將右翼精騎的指揮權交給了他,并吩咐道:“夏侯將軍速去準備!”
“喏!”夏侯獻當即騎著坐騎來到中軍右翼。
然而鮮卑人的行軍速度超出了秦朗的預料,在第三通鼓剛剛響起,魏軍正在排戰斗隊形之時,鮮卑的騎兵突然現身。
鮮卑人沒有選擇正面交鋒,而是在冒頭的那一刻,開始向兩翼分散,接著各自兜了一個弧線向著魏軍的側翼襲來。
秦朗立刻做出判斷,他馬上下令讓兩翼騎兵散開,避免在起步時被鮮卑騎兵攔截,隨后令步卒舉矛為墻,從正面阻擋敵人沖鋒。
不得不說洛陽中軍當真是精銳,倒不是說他們有邊軍那般實打實的戰斗經驗,而是在于他們的裝備上。
這支軍隊幾乎是全甲,光憑這一優勢就能彌補不少戰斗經驗上的短板。
另一邊,得到命令的夏侯獻心領神會,他領著右翼的騎兵繞著魏軍前軍逆時針奔襲,他不打算跟面前的鮮卑騎兵纏斗,而是讓騎兵們沖起來,直接去跟左翼的鮮卑人對沖!
同時魏軍左翼的騎兵也在做著相同的動作,跟夏侯獻的隊伍交錯而過,直奔右翼而去。
魏軍鐵騎的戰斗力是鮮卑人完全不能比擬的,正面戰場上一名魏騎連斬三四胡兵的場面時有發生。
與此同時,秦朗在完善中軍陣型的同時,讓一隊弓弩兵行軍到中軍側翼。
一來是找機會用火力壓制鮮卑騎兵,二來也是作了一個小小誘餌。
果然,在遭受了幾輪齊射后,鮮卑人終于把矛頭指向了那支弓弩兵,只見鮮卑軍中有一隊騎兵,鬼哭狼嚎的就沖著遠離中軍的那支弓弩隊奔去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這正中了秦朗下懷,他早在列陣時就安排了一隊游騎在大軍后方策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