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人的兵刃在短暫交鋒后便很快拉開了距離。
趙云勒緊韁繩,上下打量著眼前同樣年邁的老將軍。
有那么一瞬間他的思緒竟飛回了穰山,回到了長坂坡,回到了漢中,不禁感慨時光荏苒。
不過眼下可不是敘舊的時刻,他拎起長槍縱馬向張合而去,張合也不遑多讓,亦驅(qū)馬迎戰(zhàn)。
趙云先是向著張合的面門突刺,張合向身側(cè)一閃,隨即用朔尖抵住對方長槍的鋒芒,接著趁趙云還未收回力道的時刻,反手向?qū)Ψ焦トァ?/p>
兩人的實力都不減當年,趙云也輕松躲過了張合的攻勢,隨后兩人的戰(zhàn)馬交錯而過,趙云靈巧地用了一招回馬槍,不料張合也早有防備,讓趙云并未得手。
誠然,在以往的數(shù)次交手中都是以張合的落敗收場,但這并不意味著張合真的就比趙云差很多。
就像這次,兩人打了數(shù)十回合都還是難分伯仲。
兩人皆發(fā)須花白,卻似乎都不知疲倦,他們各為其主征戰(zhàn)多年,心中都有那股為國捐軀的英雄氣。
不過,趙云畢竟是趙云,他在個人勇武上還是略勝一籌,終于在三十回合后占據(jù)了上風。
張合開始覺得吃力,但他逼著自己咬牙堅持。
又幾個回合下來,張合終于有些力不從心,趙云雖然也帶著疲意,但招式依舊帶著殺意。
而就在這時,趙云的身后傳來了此起彼伏的吶喊聲。
“魏軍殺入山谷了!”
"魏軍殺進來了!"
趙云眉頭一緊,最不愿意看到的事還是發(fā)生了。
他甚是疑惑,張合的主力軍包括張合本人不就在此嗎?
按照趙云的部署,蜀軍有五千眾在箕谷谷口處抵擋魏軍,自己攜千騎沖殺,再配合上山谷上的伏兵應該可以阻擋魏軍很久。
然而他還是錯了。
誠然,他的個人勇武和作戰(zhàn)能力是獨一檔的,跟著他沖殺的士兵無不所向披靡。
但是他高估了谷口處步兵方陣的臨機應變能力,又或者說他獨自帶領(lǐng)大軍團作戰(zhàn)的經(jīng)驗還是太少了。
主將輕出后造成的結(jié)果便是,夏侯獻率領(lǐng)驍騎營的三千精銳騎兵,從趙云軍的側(cè)翼繞過,并且直接放棄了圍攻趙云的打算,反而直奔谷口的蜀軍。
蜀軍方寸大亂,又無城可守,只不到半炷香的時間便被疾馳而來的騎兵沖得七零八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