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馬昭是個急性子。
他看夏侯獻和鄧艾各自默不作聲的思考著,自己卻忍不住說道:
“這蜀軍果然狡猾!奉明兄,我們還在此地等什么呢?趕緊啟程回去救上邽啊!”
“子上,先別急,容我想想。”夏侯獻伸手讓他先別說話,以免打亂他的思考。
司馬昭看夏侯獻神情嚴肅,于是“哦”了一聲,這才閉上了嘴。
夏侯獻心中想道,他們所截擊的這支蜀軍兵力不算多,而且從旗幟上看,應該只有馬岱一人領軍,主將魏延并不在此。
因此可以見得,那正在進攻上邽的蜀軍定是魏延所領。
話雖如此。。。。
這魏延果真如此大膽嗎?
誠然,當年魏延的子午谷之謀的確更加弄險。但畢竟關中與隴右相隔甚遠,阿父夏侯楙也的確不善兵事。
若是魏延真能奇襲拿下長安,再死死扼守兩關,的確是有那么一點點可行性吧。
但現在情況可截然不同。
夏侯獻的軍隊就在在上邽附近,你魏延就算是神仙,一天就拿下上邽城,可之后呢?
當真守得住嗎?
夏侯獻認為,魏延是敢于犯險,這符合他的行事風格。但他能從一介小兵做到蜀國的征西大將軍之位,斷然不會是純粹的莽夫。
夏侯獻看向鄧艾,看樣子鄧艾也有所想法。
夏侯獻問道:“士載,我覺得此事有些蹊蹺,若是換了士載你,你會如此行事嗎?”
鄧艾不置可否,雖說他熱衷于研究奇謀,但也會權衡利弊后再做決定。
他想了想,回道:“我軍各路的援軍離上邽都不算遠,就算蜀軍想要奇襲,時間太緊了。”
“若是一定要這么做的話,屬下我會先設法誘殺回援的軍隊后,再談攻城之事。
就算攻城不成,也會牽一發而動全身,讓我軍在上邽的所有軍隊都陷入被動。如此,蜀軍便能輕而易舉的全身而退了。”
“沒錯。”夏侯獻認為鄧艾真的說到了點子上,肯定道:“士載和我的想法不謀而合,我認為蜀軍多半會在我軍回援的路上設伏。”
“而這最適合伏擊的地點,便是我軍來時走的這條山間小路。”
鄧艾點了點頭,司馬昭也跟著點頭,雖然他一開始沒想得這么復雜,但聽兩人這么一分析頓時茅塞頓開,直呼:“妙啊!奉明兄果然心思縝密!”
夏侯獻對司馬昭的大驚小怪早就習以為常了,心說這家伙雖然待人和善,但性格太過急躁,若是做個普通人倒也不差,但在那種大事上,還是和他兄長司馬師相差甚遠。
夏侯獻定了定神,思緒回到眼下。
想通了蜀軍的意圖,那么接下來如何行動便明朗了起來。
那就是哪怕繞遠,也要從大道回援,盡可能避免被蜀軍伏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