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呃。。。。”聞言,文欽一時語塞,沉默半晌才悻悻然地說道,“府君,我今日正想來找你說這事呢,其實吧,那個。。。。”
見文欽支支吾吾起來,夏侯獻有種不祥的預感。
“我們好像走錯路了。”文欽憋了半天,終于還是說出了口。
把袍子還我!
夏侯獻捂著額頭。
文欽接著說道:“原本這里應當有兩個岔路口,之前來巡查的時候,我記得可以用附近村落的炊煙做參照,走最靠近炊煙方向的那條岔路應該就能直達掛車關。“
“但如今卻沒了炊煙作參照,所以。。。。”
“可不是沒了炊煙嘛,還不是拜你所賜。”夏侯獻心中又吐槽了一番。
不過他很快就恢復了思考。
這次進山,夏侯獻軍是作為前軍引路,樂綝根據(jù)行軍標記,在身后十余里處跟隨。
算起來,樂綝部應當方才到達文欽口中的岔路口。
夏侯獻當即派一小卒,快馬前去通知樂綝,讓他不要看著標記走,換走另一條路。
“府君,我們要折回去嗎?”文欽問道。
夏侯獻無奈地看了他一眼,道:“唉,原本想把這攻下掛車口的頭功讓給你的,現(xiàn)在只好讓樂府君做先鋒了。”
文欽想了想,還是不想放棄這份功勞,建議道:“要不然,我讓斥候去探查一下,興許有別的路呢。”
“不必了,我早讓焦彝帶人前去偵查了,估計就快回來了。”
就在夏侯獻的聲音剛剛落下,帳外就傳來急促的腳步聲。
那人走進大帳,來人正是焦彝。
“府君,有收獲。這條路順著山路往山上走,大約二十多里處剛好可以達到吳軍掛車口守軍營地。”
嗯?
夏侯獻驚了。
竟然誤打誤撞找到了吳軍的營寨。
難不成自己也有祖父夏侯惇的“福將”體質(zhì)?
記得曹操在漢中討伐張魯時,被張魯軍死死擋在陽平關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