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侯獻陷入了沉思。
是啊,漢末亂世以來,百姓流離失所,當年曹操就趁機將一部分無主耕地收為國有。
隨著魏國正式建立,曹丕向世家妥協后,世家大族又開始不斷兼并土地,導致現如今黎庶無田可耕。
黎庶若是不想被充作士家的農奴,那民屯便是他們的唯一的選擇。
只是夏侯獻沒想到,一開始還算合理的政策,隨著時間的推移,各地勢力的發展,真正實施下來會如此的不堪。
如此重的稅賦,簡直沒把黎庶當人看,他們完全就成了一種工具。
誠然,如今天下未定,大魏多面受敵,若是沒有這么多的糧草,很難維持大軍的供養。
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?
可曾知道,一些世家大族的家中,糧倉建得一個個跟堡壘一樣,他們寧愿放餿了都不會拿出來給那些饑民們一點。
夏侯獻作為一個不屬于這個時代的人,他很能與那些黎庶共情。
難能可貴的是,鄧艾也能如此。
只是,這事暫時還不能上疏,更不能由鄧艾去上疏。
這無疑會遭到廟堂的極力反對。
夏侯獻語重心長地說道:“士載,想必你也知道其中難處,這才找我來商議。”
鄧艾點點頭。
“如今這番局面,非一朝一夕間形成的,故而,我們若是想要推動改革,也不能操之過急。”
“倘若你真的把這些寫了進去,我估計廟堂并不會采納,而是會當即駁回。”
“接下來,廟堂的鋒芒就會齊刷刷地對準士載你啊。”
鄧艾深以為意,是啊,正所謂槍打出頭鳥。
但他為人坦蕩,并不在意被人攻訐,只是他擔心,此舉會連累了府君。
在一番深思熟慮后,他說道:“在下一人所為,與府君無關,若是府君覺得不妥,在下可辭官后再以個人名義上疏廟堂。”
夏侯獻忍不住笑出了聲,“士載啊,你還挺可愛的。到時廟堂會聽你這一屆白身之言嗎?”
“可,可是。”
“好了。”夏侯獻忽然正色道:“這事聽我的,這個問題先不要寫進去,我們一步一步來。”
“在這里,我給士載一個保證。日后,若是我身居廟堂,手握大權,必會讓士載心中抱負得以實現。”
鄧艾的心弦仿佛被什么撥動了一下,他沉默了許久,終于認真地說道:“府君,艾,得遇明主,此生無憾也!”
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太和三年,冬。
廟堂的封賞終于下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