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古旋風買下《洛杉磯時報》,全美幾乎就剩下川普還在死鴨子嘴硬,并不表示祝賀,認為自己女婿沒有他實力強,就是運氣好而已,因為有太多人幫他。
這話聽起來也不無道理,畢竟川普都開價到兩億美金,幾乎是出售價的兩倍,但最終還是被否決或者說是阻礙,其實就算給川普真收購成功,很難說后續(xù)沒有問題,畢竟他背后的資本并不是本土資本。
媒體喉舌還是掌握在自己公民手里,這是全世界的常態(tài),古旋風最終能勝出,除了他有足夠資本,最大原因還是他在民眾心中的影響力,《洛杉磯時報》上下如此一條心投入他名下,足見他受歡迎的程度。
《洛杉磯時報》總主編約翰·索耶·卡羅爾就直言不諱:“人們就是看到他像個朋友家的孩子,才會放心把這樣的大報紙交給他。”
現(xiàn)在的傳統(tǒng)報紙畢竟還是有很大的影響力,才會引起這樣的關注度,買家又是全美數(shù)一數(shù)二的名人,兩者疊加升溫,加上翁婿競爭這樣的家族內(nèi)斗戲碼,如同一顆深水炸彈,一下就引爆了。
古旋風接到眾多恭賀的電話,伊斯特伍德還十分感慨,要是放在以前,這是妥妥的超級大人物,掌管一家全國性報紙,比掌管一家跨國公司更具有社會影響力,到哪都是座上賓。
如同去年理查德·庫什納收購紐約上東區(qū)精英周報《紐約觀察家》,成功躋身紐約上流社會,從一個新澤西猶太富家子弟,變成一位商業(yè)精英,一時春風得意,放眼全美,也就他在這年紀掌控一家傳統(tǒng)報紙,哪怕這家發(fā)行量僅限于紐約上東區(qū)的地區(qū)性報紙。
古旋風的兵不血刃拿下《洛杉磯時報》不僅打破庫什納的金身,也造就全球最年輕傳媒老板的記錄,試想一下,他才二十五歲,很多人在這樣的年紀,還都是妥妥的社會菜鳥。
“看把你給得意的,溢價收購,你腦袋是缺少一根筋嗎,多加的兩千萬,都夠成立一家報社了。”
伊萬卡就是看不得丈夫小人得志的樣子,特別是虧本賺吆喝的時候,更是想咬一口。
說實話,目前的《洛杉磯時報》急需改革,不然真是虧本的買賣,但財大氣粗的風神大人,并不在這點小錢,要的就是這層身份,《洛杉磯時報》老板,多高大尚的名頭,如同鍍一層文化金身,與他的電影導演身份遙相呼應,珠聯(lián)璧合,天衣無縫。
“《洛杉磯時報》的女主人,報社夫人,你應該感到高興才對。”
伊萬卡內(nèi)心當然是開心,不過一想到兩千萬就這么花掉了,總是高興不起來,她現(xiàn)在真不缺這些受人追捧的身份頭銜。
“后續(xù)還要繼續(xù)注入資金,你別開心太早了。”
“沒事,我已經(jīng)想好了改革計劃,至少能讓報社收支平衡。”
古旋風信心滿滿,紙媒注定衰落,還會退出歷史舞臺,但信息資訊依舊是人類社會發(fā)展的必需品,就像人類離不開吃穿住行一樣,只不過換個新載體而已。
10月份,《洛杉磯時報》網(wǎng)絡信息網(wǎng)站正式投入運營,轉(zhuǎn)型速度之快,令人瞠目結(jié)舌,要知道,如此大型報社改革轉(zhuǎn)型,是需要一個漫長過程,這家伙是怎么做到的。
其實并不復雜,不過是采取線上線下兩步走,以前的紙媒發(fā)行依舊保留,哪怕沒人看,也一樣保留,直到自身主動消失,避免內(nèi)部動蕩和抵制。
讓外界見識到,這位好萊塢年輕導演,不僅拍電影厲害,商業(yè)能力和管理手腕也是出類拔萃,咔咔三板斧就讓一家傳統(tǒng)紙媒煥發(fā)出新的活力。
“哎呀,你什么往嘴里放,跟你爸一樣嘴饞。”
嘻嘻,咯咯,小古笛嬰兒笑,很魔性。
一大早,古旋風從妻兒的吵鬧聲醒來,便見自己好大兒躺在臥室地毯上打滾,“怪不得你屬狗,喜歡滿地打滾。”
小古笛一個翻身,趴在地上看一眼自己的老爸,然后又側(cè)身背對著他,依舊不太待見老是對他說教的家伙。
古旋風笑了笑,起身下床,見伊萬卡還在浴室里洗漱,便坐在床尾沙發(fā),看著好大兒傻樂,家里有個孩子吵鬧也挺溫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