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好萊塢報道》:
“這部電影超出所有人的預期,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結束。”
首映式第二天,全美各大媒體,紛紛報道斯皮爾伯格的新電影,本以為是強強聯(lián)合,能拍出一部史詩級的電影,沒想到卻是如此糟糕的影片。
“我不該期望太高,現(xiàn)在心里無比難受,曾經(jīng)的斯蒂文不見了,”一個女影迷十分沮喪的面對著鏡頭。
與她類似的觀眾還有很多,創(chuàng)造無數(shù)傳奇的導演,為何會拍出這么一部愛情文藝片,人類融合不只是跨種族愛情才能體現(xiàn)吧。
“作為黑人,我不知道該怎么說,這是施舍嗎,太過膚淺了。”
“結束了,一切結束了,”一個匆匆遠去的白人男觀眾,很失落的揮手喊道:“再見了,史蒂文。”
《洛杉磯時報》卻大篇幅介紹影片的制作過程,想幫斯皮爾伯格挽回一點顏面,通篇文章,就表達一個意思“每個人都有失手的時候”。
斯皮爾伯格用力過猛,導致這部影片失去了原有初衷,不過已經(jīng)上映,說什么都遲了,頭天的票房倒是還不錯,進賬兩千萬美元,很多觀眾自然沖著他的名頭進入電影院。
“維特,我想是時候退居幕后,未來就交給你了,再見!”
斯皮爾伯格在電話里萌生退意,可以想象他受到打擊很大。
古旋風看一眼被掛斷的手機,想了想,回復一個短信。
“可以休息沉淀一下,期待你滿血復活,好萊塢依然需要一個叫斯蒂文的傳奇導演,指引方向。”
六十多歲就退居幕后,顯然太可惜,但名望就是一把雙刃劍,特別是對于一個創(chuàng)造無數(shù)輝煌的電影導演,更是如此殘酷。
《世界大戰(zhàn)》開始,就已初現(xiàn)端倪,直到現(xiàn)在的山窮水盡,再也無法創(chuàng)造傳奇,急流勇退,恐怕是最好的結果。
“放心,我不會離開電影,只是會以另種身份參與。”
古旋風看了回復,笑了笑,這樣也挺好,當個監(jiān)制或者制片人其實也不錯,當電影導演太費精力和腦細胞了。
“兒子,快去叫爸爸吃飯,”伊萬卡見丈夫心情好一些,連忙向抱著玩具車在地上玩耍的小古笛吩咐道。
雖然還不滿周歲,不但能簡單學人說話,還能聽懂不少話,就差不會走路而已。
小古笛苦了下臉,還是乖乖的爬到古旋風面前咿呀呀兩句,就轉身爬回自己玩具堆里,自顧自的玩起來。
古旋風笑起來:“叫兩聲就跑,干脆給你取名小狗史努比得了。”
“你又說兒子,他已經(jīng)很乖了,今天劉師傅沒空過來做飯,讓人送餐過來,趕緊吃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