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旋風凝視著屏幕,沉吟道:“所以,只要按照這些數據反向推導,就能找到開啟的順序?”
“理論上是的。”工程師調整著掃描儀的參數,“但我們必須謹慎。這類古物往往還隱藏著未觸發的保護機制,貿然行動可能導致內部結構損毀。”
古旋風抱起雙臂:“我們下一步該如何進行?”
“分階段破解,”工程師關掉掃描儀,神情嚴肅,“首先,我們需要復刻一套鎖體的精確模型,在不動原物的前提下進行模擬測試,其次,必須對磁場干擾源進行屏蔽處理,避免觸發未知反應。”
古旋風點頭贊許:“模型復刻需要多久?”
“三天左右。”工程師估算道:“如果有高精度3d打印設備的支持,時間還能縮短。”
“設備不是問題。”
古旋風轉身走向房間另一側的通訊器,“我可以提供給你們。”
“關于保存條件,你有什么建議?”
工程師站從口袋里取出一塊絨布輕輕擦拭匣盒表面:“溫度和濕度必須嚴格控制,青銅部件對空氣中的硫化物極其敏感,建議存放在惰性氣體環境中。”
他指了指匣盒邊緣幾處細微的綠色銹跡,“這些銅銹雖然暫時沒有侵蝕到內部,但長期暴露會加速劣化。”
古旋風記下要點:“我會準備一個恒溫恒濕的保險柜,充入氮氣隔離。”
“此外,”工程師補充道,“盡量避免震動。這類精密機械的部件之間往往存在微妙的平衡,外力干擾可能導致不可逆的錯位。”
古旋風說道:“復制品完成前,原物就保持現狀。”
他停頓片刻,眼中閃過一絲疑慮,“你確定復制品能完全模擬原物的所有特性?包括那些我們尚未發現的部分?”
工程師推了推眼鏡:“理論上,我們的激光掃描精度可以達到0。01毫米,足以捕捉表面所有細節。至于內部結構。。。”他指向掃描儀屏幕,“x射線斷層掃描顯示匣盒內部有七個獨立的活動部件,通過一套復雜的聯動機制相連,復制品將精確再現這一機械結構。”
“但材料呢?”古旋風追問,“青銅的氧化程度、內部應力分布,這些都會影響開啟時的力學反饋。”
“這正是難點所在。”工程師承認,“我們將使用特殊合金模擬青銅的機械特性,并在表面做人工氧化處理,雖然無法百分百還原,但足以用于測試開啟程序。”
古旋風若有所思地點點頭,目光落在那個靜靜躺在防震臺上的青銅匣盒上。
匣盒長約三十厘米,寬十五厘米,表面布滿精細的紋路,這是來自一個失落文明的文物,既然到自己的手中,就需要保存好。
安排好實驗室的事宜之后,古旋風和伊萬卡離開實驗室,回去的車上,也開始考慮文物歸屬的問題。
伊萬卡看他思索的樣子,問道:“你考慮好它的歸宿了嗎?”
古旋風轉向窗外,城市的輪廓逐漸清晰。
“這種東西太珍貴了,不屬于任何私人收藏,它承載的歷史和文化價值,應該讓更多人共享。”
想起第一眼見到那個水晶頭骨時的震撼,完美無瑕的水晶表面折射出的奇異光彩,仿佛有生命在其中流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