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意拿了花兒遞給離自己最近的安順,而后又叫人抬來了鼓、紙筆,和竹筒,放到大家桌前。
“還是同以往一樣,誰的詩好,便寫了名兒放入竹筒中,等游戲結(jié)束,誰的名字最多,獎勵就給誰。每人一輪最多只寫一個名字。”說罷,安意用緞子蒙眼轉(zhuǎn)過身去,手里握著鼓槌輕敲。
第一個拿到花兒的是一個瞧著有些豐盈的少女,面龐白皙、臉頰紅潤,腦袋上斜插著珠花,鼓聲停下之時,那花恰巧就到了她手里,還沒來得及傳給下一人。
安順在一旁小聲道:“這個是大理寺少卿之女,她旁邊那個是太傅孫女,再往那邊去是……”
今日來宴會的,家中最低的也是從五品官職,聽著雖職位不高,可都是有實權(quán)的。日后在書院或者是外出游玩時遇見了,少不得要打招呼,更有甚者再過些年家中結(jié)姻親,提前了解了解也是好的。
安順這是在幫她認(rèn)人呢!
“多謝安順公主。”沈明曦微瞇著眸子沖她笑笑。
安順抬了抬下巴,高傲卻并不讓人覺得難以親近:“本公主是怕你們到時候跟安寧一塊兒給皇室丟臉。”
雖說相處得不久,沈明曦也知道安順是刀子嘴豆腐心,還有一點點少女的小任性。她也就接著安順的話道:“是,定不會辜負(fù)公主的好心。”
少女作完了詩,擊鼓傳花的游戲還在繼續(xù)。
沈明曦慶幸自己沒有參加這游戲,不然就在坐的作詩水平里,她的詩一出,怕是要引得眾人哄笑。
她只會“一瓣兩瓣三瓣,瓣瓣紛飛”,哪里比得上在場的這些人。
到底都是打小就接受詩文熏陶的人,她這個非土著不去湊熱鬧還真沒錯。
輪到一個少年作詩時,坐在他邊上的好友叫出了他的名字,沈明曦只覺得聽著十分熟悉,卻一時想不起來他的身份。直到沈明珠暗暗用手肘捅了捅她,伸著脖子小聲在她耳畔道:“這人的名字好熟悉,曦曦,你有印象沒?”
沈明曦的眼神有片刻的迷茫,絞盡腦汁想了好一會兒,恍然大悟。
這人是太醫(yī)院院判之孫,名季書瑾。
之所以沈明曦會對他的名字有一點點印象,是因為上一世二哥入獄之后,由他取代了二哥,上任翰林院檢討,而且這個名字,分明就是安意公主的第三任駙馬啊!
京中的事情,姐妹二人本來就不太了解,此時刻意地在腦海中去翻那點為數(shù)不多的記憶,才想起來。
安意的第一任駙馬和第二任駙馬都似乎死得比較早,導(dǎo)致安意在幾位公主里頭名聲并不好,后來是季書瑾入了太醫(yī)院,為皇后醫(yī)治立功,才主動求娶安意公主的。
想到今日賞花宴舉辦的目的,她扭頭去看安意,卻見對方已取下緞子,轉(zhuǎn)身看向季書瑾。二人的目光似乎在空中相撞,停頓片刻,安意面色微紅,而季書瑾也不自然地低下了頭。
他身邊的好友顯然還沒看出什么端倪,不斷催促著支支吾吾的季書瑾:“我說書瑾,前些日子你在飛花樓可是十步內(nèi)成詩,怎么今兒半天憋不出一個字?”
也不知季書瑾的好友在他身邊說了什么,季書瑾一瞬間雙頰爆紅,緋色蔓延到耳根,糾結(jié)了許久,最終作出一首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