翌日。
巳時。
剛平靜了一個夜晚的東安縣城,鼓聲號角大作。
南邊獻賊大營的先鋒軍,已經開至縣城的南郊。
城內百姓又陷入了緊張的氣氛當中。
不過這一回,地方豪門望族皆已有了決斷。
各大家族紛紛為守城之將士輸送物資,并大力鼓動城內百姓上城墻支援官兵。
畢竟,四千余官兵加上黑土嶺而來的數千民壯,本就人力豐厚,城內望族如何不知此城該已是固若金湯?
且那住在城守署中的陳副總兵,昨夜還親口告訴地方望族代表,一旦獻賊大營之賊兵無法攻下東安縣城,全州黃沙河關的廣西兵定會由后追擊之!
因此,陳副總兵極為篤定地表示,縣城只需堅守數日,一旦獻賊攻城無果,只能由淥埠頭乘船東去零陵縣,又或是由官道向北退去祁陽縣。
望族代表們深以為然,到了今日早上,此事已傳遍全城。
百姓們皆對官兵固守縣城滿懷信心。
且城守署和縣衙大門外,滿滿當當地全是一箱箱的銀子,只要上城墻協助守城,厚賞之!
地方豪門望族自是樂得錦上添花,這花的又不是他們的銀子,自然是紛紛派家族子弟與家丁踴躍上城。
其中有最為表率者,乃是當地最大的私鹽商販張家之次子張耀武。
他帶著張家的二十余個家仆,將鹽倉中僅剩的私鹽全部送往城守署,并與家仆涌上城墻協助守城,此舉得到陳副總兵之親自嘉獎,在城內已是傳為佳話。
巳時過半。
唐世勛與板爺帶著十個漢幫的幫眾,將千余斤食鹽運進了城守署。
城守署門口的士兵很禮貌地請唐世勛和板爺在前院稍候。
不多時,三個魁梧的親兵來到前院,為首者拱手道:“請問哪位是板爺?”
板爺站得筆直,向這三個親兵自報了姓名。
親兵很是委婉地說,陳副總兵正在與四門守將商議城內防務,待到戰事平定后,陳副總兵再親自邀請韓夫人敘舊,請板爺見諒之。
唐世勛聞言心中愈發好奇,這韓夫人究竟有多深厚的背景?為何陳副總兵竟是對她如此客氣?
板爺很是理解地與三個親兵拱手致謝,隨后帶著唐世勛離開了城守署。
飛花巷。
當韓夫人聽罷板爺的匯報后,俏眉微蹙陷入了沉思。
許久后,她方才幽幽嘆道:“哎!恐怕陳志建已對奴家心懷芥蒂了。”
板爺坐在椅子上點頭附和道:“夫人所言甚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