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那以后,安比槐就上了心,借機換帕子,和曼娘私下接觸了幾回,見曼娘似乎讀過書,這一日尋了機會就讓她讀了幾句詩詞。
安比槐聽著就寫了下來,不過字跡有些潦草,見曼娘似乎皺眉,這就讓他有些下不來臺,皺眉讓曼娘來寫幾行。
這詩詞是陵容精心選的,曼娘練字也多是這么幾行,這一寫就對比明顯,可她并不自傲,只說自己字跡呆板,不如安比槐自在灑脫。
這樣一來二去,安比槐自然是越來越著迷,終于在年節前納了她進門當了姨娘。
蕭姨娘這段時日不斷帶她看賬管家,說直白些,安家也不過是小富之家,也沒什么要費心的。
自打林氏來了,別院里也過得溫馨熱鬧,還是林氏閑話時候和陵容說了送節禮的事兒,她這才驚覺還有一事沒有辦妥。
立馬讓梨花嫂夫妻去給蕭姨娘帶話,這些時日林大舅買了幾個莊子,有些莊子還剩下些莊稼沒處理。
他又賣了雞鴨豬羊,紅薯加工賣了粉條出去,大概湊了一百兩給陵容送來。
蕭姨娘接了消息有些不解,為什么要她去見縣令的師爺?
可她也不認識人家,沒辦法拿了一對金鐲子裝了匣子,就想著和師爺妾室見面探探口風。
見梨花嫂拿了不少東西過來,蕭姨娘也有了主意,打發人問了問給這師爺送的節禮,心里就有了數。
安比槐得了這差事本就不是正路,因此特別在意人情往來,除了孝敬縣令,這師爺也沒落下。
可到底沒有太太管家,這給女眷的物件就有些短缺,蕭姨娘找曼娘說了,二人結伴就去了安比槐屋里。
今兒他得了風寒在家休養,見二人結伴而來有些意外。
曼娘行禮后就先請罪:“曼娘差事出了差錯,還請老爺責罰?!?/p>
安比槐不知道發生什么,給蕭姨娘使了個眼色讓她扶起來曼娘,曼娘這時才又開口。
“老爺信重我,將節禮差事分派給我,可我竟犯了個差錯?!?/p>
安比槐聽了不由蹙眉,這是大事,萬萬不能出了差錯,蕭姨娘見狀幫忙打圓場。
“大體兒還是不錯,只不過少了些給女眷的禮?!?/p>
安比槐聽了有些不以為然,曼娘仍有些揪心:“縣令大人只帶了位如夫人,石師爺也是,也怪奴沒和二位貴人接觸過,這禮就沒送到二人心坎里去?!?/p>
“都說枕邊風厲害,我和蕭姐姐還是替老爺走一趟,萬萬不能因我的疏忽給老爺犯了忌諱。”
安比槐一聽也點點頭:“說的在理,還是你知我心意,讓林管事給你倆送來銀錢,你看著采買?!?/p>
二人退了下去。
從林胖子那兒拿了銀錢,既然有錢,蕭姨娘也不拿自己的錢貼補,二人去了銀樓買了金鐲、金簪等物件,縣令妾室那兒一整套,師爺妾室這兒半套。
二人分頭行動,在路口就分別開來。
石師爺住在甜水巷,下了車蕭姨娘帶著小丫鬟去叩門,沒一會一個婆子開了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