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秋天就要過去了,孫家新搬來鄉下,卻還在忙碌著,很多事還沒有著落。孫孝冰一大早就去查看自家田地的情況。李家主給的一百畝田地,在村西邊的野溝坪,離村有點遠。這野溝坪是李家主兩年前買下的一塊荒地,農閑時,李家主就會派些田農過來開墾,這也快開墾完了。
現在孫孝冰接手了,看著這一百畝地,地勢平坦,上面的山凹處還建了一個水壩,水源充足。山坡上還蓋好了一座農莊,看來是準備給田農住的。這里獨壩獨坪,開墾出來是一塊不錯的私田。李家主也是考慮到了,怕孫家新來李家塬落戶,爭水爭田的鄰里間鬧矛盾,所以把這里給了孫孝冰。
這塊新開墾的荒地,算不得上好的田,一畝也就產一石左右粟米,好在私田不用交稅。孫家還分到了二百畝的均田,四十五畝麻田,按人丁交稅,納粟4石布2匹。均田畝產二石左右,麻田畝產麻布一匹左右。
孫孝冰看完了田地,便叫上了孫思邈和老孫頭,扛著鋤頭來到野溝坪,想將剩下未開墾的十幾畝開墾完。三人一鋤頭一鋤頭下去,挖了近一個時辰,挖得雙手起泡,汗流浹背,眼看著才挖了半畝左右,實在是挖不動了。便都一屁股坐在了田邊的一塊大石上。相互間看了看也覺無語,這荒地太難挖了。
老孫頭道:“老爺,這樣不行,我們都不會種地,也干不來這種體力活,三百畝地根本種不下來,得買些田農和耕牛才行。”
孫孝冰道:“那我們要買多少?”
老孫頭道:“老爺,我打聽過了,一個田農能種三十畝左右,還需配牛和犁等農具。一個壯年奴隸七千文左右,一頭耕牛五千文左右。要種好這三百畝田,需要買十個奴隸,四頭牛。”
孫孝冰道:“老孫頭,咱們現在還有多少錢?”
老孫頭道:“買被子衣物等用掉一些,還有二百文左右。”
孫孝冰一聽就發愁,現在自己可是連一千文都拿不出來。還想著買奴隸買耕牛,這不是笑話嗎!難道要找人借,自己又能找誰去?可沒錢的話,這個冬天都過不去了。
老孫頭見老爺臉都快愁出水來了,便說道:“老爺你可記得十多年前?”
孫孝冰道:“十多年前…十多年前,東西分裂,連年戰亂,河南諸郡淪為焦土,士紳逃亡,民多餓死。我們家也是從太原逃到長安的。”
老孫頭道:“武定四年,老太爺逃亡時,曾將一筆錢財留存在大弟子甄儒家里。”
孫孝冰一下想起來了,說道:“幾年前,甄儒的兒子甄立德還和道一一起去茅山學道。”
老孫頭道:“老爺,要不我們明天就去甄家走一趟?”
孫孝冰笑道:“好的。現在我們該回去了,天都快黑了。”然后就站起身,往家里走,身子感覺輕快多了,腳步也輕松了。孫思邈和老孫頭就跟在其后,心情也輕松了很多。
次日,孫孝冰和老孫頭一早就出門了,趕了三天才來到許州扶溝的甄府。
甄儒一聽孫世兄來訪,馬上打開大門來迎接。一見孫孝冰便笑道:“孫世兄,一別十來年,今日你能來真是小弟的榮幸,老師近來可好?”
老孫頭開口道:“老太爺于十日前仙逝了,這次來主要是通知你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