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世勛暗自否決,這只會更增負擔。
他突然靈光一閃,問道:“夫子,最近的山賊寨子距離小狼山多遠?”
“哎!難吶!”
宋銓之搖頭嘆息,他一聽便知唐世勛在想甚。
但去劫掠其他賊窩,又談何容易?
他說,距離最近的是向東三十余里外的大狼山寨。
但那邊光是老賊就有百余人,聽聞如今又新招了許多的難民青壯從賊。
莫說是去招惹他們,實際上,牛爺等人之前還在時刻提防著被大狼山的賊人黑吃黑來著。
宋銓之解釋過后,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:“賢侄,若是接受朝廷招安呢?你意下如何?”
“夫子。”
唐世勛慢悠悠地品著粗茶,笑問:“若接受招安,可有甚好處?”
宋銓之睨了他一眼,很理所當然地反問:“接受招安后,吾等皆有了官身軍職,不算好處?”
唐世勛心中冷笑,原來官兵也只是畫個餅而已。
若是于威昨日去蘆洪江邊聽到的傳聞是真,大明官兵當真要反攻東安縣。
那么,他們若接受招安定然是要同去。
這倒不是唐世勛不愿去打仗,仗若打得好,回報自然難以估量。
只是,他的本錢太少。
本錢少,就沒甚談判的資本,即便接受招安也只是為大明官兵沖鋒陷陣的炮灰而已。
姑且不論是否能攻下東安縣,也不論要死多少人。
但若是他手底下的弟兄們都變成炮灰死光了,那他豈不是賠得連老本都沒了?
這種虧本買賣,唐世勛如何肯干?
再有,若青壯都去打仗了,婦孺們又如何生存?
唐世勛也不隱瞞,將自己對于招安的見解,坦誠地告訴宋銓之。
宋銓之皺眉捻須,久久地沉吟不語。
是啊!沒本錢,哪有談判的資本?
他不禁搖頭長嘆:“哎!都難吶!”
唐世勛沉吟片刻后,問道:“夫子,你適才說獻賊還未攻破全州的黃沙河關,此事當真?”
“當真。”
宋銓之眼中略有喜色,毫不遲疑地回答:“上個月寒露前后,那三當家薛正帶著兩個賊人喬裝成難民渡江,前去東安縣城的官道以南打探消息,官道和湘江都已封鎖,獻賊雖眾,然黃沙河關上旌旗林立,確為大明官兵。”
“哦。”
唐世勛若有所思地把玩著茶杯,又問:“黑土嶺又在何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