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說得好!”李承業拍案叫絕,“這才是儲君該有的格局!”
柳淑妃暗暗咬牙,這對夫妻配合得天衣無縫,自己幾次試探都被化解了。
她決定出最后一招:“太子殿下,妾身聽說您對軍事頗有見解,不知可否指教一二?”
軍事!這是個敏感話題。如果李軒表現得太精通,可能會讓皇帝懷疑他有野心;如果表現得太無知,又會顯得不夠格。
李軒心中一凜,正要回答,蕭凝霜又搶先開口了。
……
“淑妃娘娘謬贊了。”蕭凝霜莞爾一笑,“殿下確實對兵法有些涉獵,不過都是從兵書上學來的紙上談兵,哪里敢在父皇面前班門弄斧?”
她這話說得極有技巧,既承認了李軒懂軍事,又把程度限制在“紙上談兵”的范圍內,既不會讓人小看,也不會引起猜忌。
李承業笑道:“讀兵書也是好事,儲君應該博學。”
柳淑妃不甘心,繼續追問:“那不知太子殿下讀了哪些兵書?可有什么心得?”
李軒這次沒有讓蕭凝霜代答,而是親自回應:“兒臣主要讀了《孫子兵法》、《吳子兵法》等經典。最大的心得就是,兵者,國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”
他頓了頓,語氣變得鄭重:“父皇,兒臣以為,作為儲君,了解軍事是必要的,但絕不能沉迷其中。畢竟,最好的軍事就是不用軍事。能夠通過政治手段解決的問題,絕不動用刀兵。”
這番話說得大義凜然,把軍事定位為“了解即可”的范疇,完全消解了柳淑妃的試探。
李承業滿意地點頭:“說得好。朕最擔心的就是有人好大喜功,動輒言戰。你能有這樣的認識,朕很欣慰。”
柳淑妃見狀,只能換個角度:“太子殿下,妾身還聽說您對蕭家軍頗為推崇?”
這個問題更加尖銳。
蕭家軍是蕭凝霜父親的嫡系,如果李軒表現得過于親近,很容易被解讀為拉攏軍方勢力。
李軒沉思片刻,緩緩開口:“淑妃娘娘說笑了。兒臣對所有為國戍邊的將士都心懷敬意,不僅是蕭家軍,還有李將軍的禁軍、王將軍的水師、張將軍的鎮西軍,以及上官將軍的鎮南軍……他們都是我大周的棟梁。”
他巧妙地把蕭家軍放在了眾多軍隊中的一個,既表達了敬意,又避免了偏私的嫌疑。
蕭凝霜在旁邊聽著,心中對李軒的智慧愈發欽佩。
他每一個回答都恰到好處,既不卑微也不張揚,展現出一個儲君應有的格局和分寸。
李承業聽得頻頻點頭,對李軒的表現相當滿意。
反觀柳淑妃,幾次試探都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,臉色已經有些難看了。
“父皇,”李軒主動開口,“兒臣和太子妃今日能到翡翠宮,實在是三生有幸。不過時辰不早了,父皇日理萬機,我們就不再叨擾了。”
這是在暗示要告辭了。繼續待下去,不知道柳淑妃還會出什么幺蛾子。
李承業看看外面的天色,確實不早了:“也好,你們回去吧。記得剛才說的家宴的事,讓禮部安排一下。”
“兒臣遵旨。”
李軒和蕭凝霜起身告辭,走到門口時,李承業忽然叫住了他們。
“等等。”